19版納文職招警資料群:77122935
關注版納中公微信公眾號:bnoffcn 更多公考資訊及時享
【熱點背景】
繼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31日表決過了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以后,該條例將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。條例規定,違反條文的垃圾處置單位,責令限期改正;逾期不改正的,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,針對個人違反該條例相關條文的情況,可處以人民幣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。
統計顯示,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運量接近2.6萬噸,年均生活垃圾產生量超過900萬噸,給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壓力。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在作相關說明時,強調了當前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。
近年來,中國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領域的地方立法力度不斷加強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在地方人大會議上審議并表決過,人大代表積極建言,社會輿論高度關注,也體現了環保法治意識的增強。此前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經過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、三次聽取全體人大代表意見。31日表決過的條例分為十章。條例指出,上海市“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為目標,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置的全程分類體系,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”。而在條例正式實施之前上海市各方力量也在積極響應,上海市各小區、各中小學校都在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活動。
【命題分析】
7月1日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就要正式施行了,條例規定,違反條文的垃圾處置單位,責令限期改正;逾期不改正的,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,針對個人違反該條例相關條文的情況,可處以人民幣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。對此,你怎么看?
【思路解析】
一、分析政策的目的、意義
近年來,生態保護、綠色發展成了熱門話題。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和城市的發展壯大,城市里的人口越來越多,制造的垃圾越來越多,然而環保意識卻沒有提高。統計顯示,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運量接近2.6萬噸,年均生活垃圾產生量超過900萬噸,給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壓力。實行垃圾分類,一能提高市民文明素養,提升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率,改善人居環境,提升城市治理能力;二上海率先將“垃圾分類”納入到法治框架,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示范作用。
二、分析該條例可能存在的不足
一是實施過程可能會遇到阻力,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自覺性和執行力不足;二是因為前期的宣傳推廣不到位,垃圾分類缺乏具體的標準,居民不知道如何分類;三是后期的垃圾清運不及時,部分地區分類好的垃圾未能進行科學處理,后期出現混裝混運;四是獎勵獎懲機制細則不明細,未能起到良好的效果。
三、提出對策
1、分步推進“定時定點” 工作,防止“一刀切”。推進“定時定點”要分三步走:準備期、實施期和維持期。強化前期的宣傳推廣與垃圾分類是知識培訓。各社區應該組織工作人員上門入戶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培訓,還應落實值守指導。實施初期(至少三個月),每個投放點應有1-2名志愿者在開放時間進行值守,進行開袋檢查,勸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。維持期將逐步減少志愿者值守、監督員巡查等監督手段的時長或頻次。同時過先進表彰、社區紅黑榜等公示方式,增強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;過績效考核等考評手段,確保相關推進人員職責落實。
2、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理的全鏈條,解決“混裝混運”等問題。分類清運環節要落實相關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,對駁運環節混裝混運的,嚴肅追究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責任。
更多招聘信息、公考資訊、備考資料請關注版納中公教育官網(http://www.zgfown.tw/)或版納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(bnoffcn);
版納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bnoffcn |
中公教育刷題APP,免費刷題 |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