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公務員考試交流群:627333638
溫馨提示:考生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:bnoffcn, 可 以獲取更多備考 資料、視頻課等資料哦!
做為公考”半壁江山“的行測而言,知識在于日積月累,非一日而成。不論是國考、公務員考試、事業單位考試、選調生考試等等都離不開行測,所以要想在行測上拿到理想分數,記得每天做做模擬題!
【行測練習題】
1、紅星中學的四位教師在高考前對某理科畢業班學生的前景進行推測,他們特別關注班里的兩個尖子生。
張老師說:“如果王剛能考上清華,那么李強也能考上清華。”
李老師說:“依我看這個班沒有人能考上清華。”
王老師說:“不管李強能否考上清華,王剛考不上清華。”
趙老師說:“我看李強考不上清華,但王剛能考上清華。”
高考的結果證明,四位老師中只有一人的推測成立。
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,則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?
A.李老師的推測成立
B.王老師的推測成立
C.趙老師的推測成立
D.如果李強考上了清華大學,則張老師的推測成立
2、國際社會的多樣性有利于國家間的取長補短。無論社會制度是相同還是不同,都可以而且應該相互借鑒。一種文明的優點,不用強迫,別人也會學;反之,再強迫,別人也不愿學,國家之間還應積極尋找利益的匯合點,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,這些合作領域十分廣泛,如可持續發展、治理污染、反對毒品和恐怖活動等。
由此可以推出:
A.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少共同的問題
B.國家之間在文明程度上的差異正日益縮小
C.國際社會的多樣性為恐怖活動提供了便利
D.一個國家絕不可能去學另一個國家的短處
3、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,但在距今約4400年的時候,為龍山文化所替代。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兩種文化的更迭?考古人員發現,在距今約4400年的時候,發生了一次嚴重的“冷事件”,環境由原來的溫暖濕潤轉變為寒冷干燥,植被大量減少,藻類、水生植物基本絕跡了,大汶口文化向南遷移,而龍山文化由北遷到此地。他們據此認為,距今4400年左右的極端氣候變化,可能是導致這次文化變遷的主要原因。
以下哪項如果為真,最能支持上述論證?
A.大汶口文化有不斷向南方遷移的傳統
B.龍山文化剛遷來時,人口較多,但之后逐漸減少,在距今約4000年的時候消失了
C.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類和水生植物作為食物的主要來源
D.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對氣候和環境都有相對穩定的需求
【參考答案與解析】
1、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張老師的話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,其矛盾命題是“P且非Q”,即趙老師的話,兩者必有一真一假。由“只有一人的推測成立”,則李老師和王老師的推測均為假,A、B兩項錯誤。由王老師的猜測為假可知王剛考上了清華,因此如果李強考不上清華的話,趙老師的猜測成立而張老師的猜測為假;如果李強考上了清華,則張老師的猜測成立而趙老師的猜測為假,C項不一定正確而D項正確。
2、【答案】A。中公解析:由題干“國家之間還應積極尋找利益的匯合點,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”可以推出A項。B、C項題干沒有提及;D項表述過于絕對,并不能一定推出。故答案選A。
3、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題干由氣候變化導致植被減少,藻類、水生植物絕跡,同時產生了大汶口文化向南遷移,而龍山文化由北遷到此地的現象,得出氣候變化是文化變遷的主要原因。D項說明兩種文化的遷移均是由于氣候的變遷,加強了題干觀點。C項只能解釋大汶口文化的遷移,而不能解釋龍山文化的遷移,加強程度不如D項。故答案選D。
更多招聘信息、公考資訊、備 考資料信息:
西雙版納云南公務員招考信息 | 云南版納人事考試信 息 |
西雙版納國家公務員招考信息 | 更多相關信息 |
版 納中公教育官網 | 版納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: bnoffcn |
刷題和獲取更多資料可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:
版納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bnoffcn |
中公教育刷題APP免費刷題 |
擴展技能:IT學習可加QQ 群 216396011,或者關注公眾號:bnoffcn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